蒼龍日暮還行雨
老樹春深更著花
蘇州市立達中學校關工委
近年來,立達關工委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動員和組織離退休“五老”發揮優勢和作用,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為工作目標,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初步形成了關工委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和實效化,為促進我校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一、老有所系,夯實基礎,健全黨建帶關建的工作機制1.不忘教育初心,以上率下,加強組織網絡建設。一是成立了以校黨委書記徐寅倩校長為主任、黨委副書記沈斌為在職常務副主任、退休教師陸令年為退休常務副主任,在職和退休教師共同參與為主體的校關工委雙運行機制的組織機構。二是黨建帶關建,把關工委工作納入了學校工作運行的軌道之中,納入學校及學生處、教師發展與科研處、工會工作計劃,列席參加學校的工會和教代會活動等活動建言獻策,使關工委工作在鞏固中促提高,在提高中謀創新。
2.堅守教育情懷,更新觀念,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一是搭建學習平臺,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成立學習小組,組織老同志學習上級關工委有關文件精神,提高老同志政治思想素養和理論水平。二是以“青藍工程”項目化實施,提升委員單位協同力。按照校關工委的統一部署,結合部門工作特點,以平臺建設為抓手,以活動和項目為舞臺,在愛黨愛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經典閱讀、青年教師培養、學生團員培養、陽光助學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二、老有所為,形成特色,培育退而不休的老教師志愿者群體。
2.甘當成才階梯,主動作為,助力教師發展。我校關工委需學校所需,主動承擔起了部分青年教師崗位培養任務,通過參與青年教師團建、課堂隨堂聽課、督導評估等活動,實現新老教師的完美對接。在愛心慈善音樂會上,老同志們的身影,讓青年教師感受到什么叫為人師表。在御窯金磚博物館內,老教師與我校的青年教師們一起做金磚,談教育,通過寬松的形式分享自己從教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為青年教師答疑解惑。在元旦迎新的操場上,關工委的老師們,在主席臺上關注立達青年老師、學生和家長們跑操比賽,一同滿懷希冀,奔向二零二二。
3.弘揚愛心文化,以身示范,引導學生發展。我校關工委深入挖掘學校“立己達人”的深刻內涵,引導廣大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月愛心義賣活動中,老教師們用心籌措義賣物資、積極參與、賣力吆喝的場景讓人感覺他們頓時煥發了青春,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6月在校關工委組織策劃下,立達退休教師作品藏品展,通過作品藏品,老一輩的愛心得以進步傳遞。“老戰士”2020級2班薛涵柳曾外祖父為孩子講述了親歷抗美援朝的故事;“老模范”市委老干部局志愿講解團92歲高齡的楊自中爺爺為學生帶來了主題思政課。“老干部”原吳中區黨校校長蔡正信爺爺為我們帶來了《長征途中的四渡赤水》主題報告。“老專家”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袁慶祝老師為立達和滄浪兩校的家長們帶來了《陪孩子越過第一道龍門》專題講座。
三、老有所獲,創建品牌,營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圍